Member-only story

被“成就”綁在象牙塔的代理商

CJ Wang
5 min readAug 4, 2019

--

人只要不伸頭往外看,就會以為自己最棒;當驕傲又臭美的自信漸漸名不符實時,還能驕傲些什麼?或者,這時候刻意選擇不往外看,就能讓自己更有成就感?(說在前頭,這篇是根據我觀察和親身體驗,並非單指某一家公司)

閉上眼睛自爽,也能爽爽得過(Photo Credit:<a href=”https://www.freepik.com/free-photos-vectors/background">Background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— www.freepik.com</a>)

研究所時,曾經讀過一本書,從企業案例裡面告訴後進者,多少企業因為陶醉於過往成就,而喪失了創新的動力,最後,在很短的時間內遭到滅頂.當時的我,真的是太過於無知了,居然還跟老師說,這本書不好看,為何要選這本書看? 老師告訴我說:『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商場上的故事,希望我好好看著』

過了將近15年,我在某公司當上主管後,才越來越覺得這件事的可怕性,我常常都看著企業主管,訴說著過去的豐功偉業,告訴後進者想當初多沒風光.也自信地告訴後進者說,公司是多麼地健全,祖產還還能吃上一段時間.甚至覺得公司能持續地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.

可不看現況,讓自己感覺良好(Photo Credit:<a href=”https://www.freepik.com/free-photos-vectors/business">Business photo created by kues1 — www.freepik.com</a>)

但我每天只要搜尋到全球或在地競爭對手的佈局,甚至跨界競合對象的攪局,我怎麼一點都輕鬆不起來,當時主要當時看到四個現象:

  1. 競品給內部創業的舞台:看著競爭對手每年為未來之星創造新職稱,用很多酷炫的職稱堆疊公司數位轉型的形象,讓年輕人可以不用苦等前輩退休就能有新機會,甚至可以創造很多新奇的實驗方式,讓組織有新活力(雖然這也容易死掉)
  2. 跨業競爭對手:我開始看到勤業眾信等會計師事務所或是企管顧問公司,開始高薪用人,成立自己的數位部門,比廣告代理商還能更早期地掌握預算、分配預算.這實在讓我非常緊張,說實在,他們真的是直接掌握客戶預算,還不用像廣告代理商一樣,問不出客戶的行銷預算.
  3. 作業流程的跟不上:我眼看著廣告素材不該只有一套,但卡在預算和內部作業流程,我們只能出一套或至多兩套時,我實在很怨嘆.當我是客戶時,我可能會願意犧牲品牌或策略,找一個配合度能更高的廠商擋著,畢竟,如果成效不好,每天投一樣的廣告,只是都在燒客戶銀行戶頭的錢,這樣似乎不太好.但傳統的代理商流程我們又不能不顧到,這就越來越造成甲乙雙方的對立了.
  4. 人才的流失:看著員工一個個都想去新創團隊上班,看著新進優秀的人才,也一個個要參加創業團隊.心中真的非常驚恐,認為自己的公司吸引力的確沒有以前大,而沒有好人才,我們這個以人為主的公司該怎麼辦?

我好驚訝的是,有好多人是不會往外看的,是感覺不到這層焦慮的.在某些人的世界裡,客戶過去會為了我們的招牌多付一些錢,會為了得到國外行銷傳播獎而振奮,甚至為了要等到好創意,慢慢等我們想.這個現象,只要過去客戶願意,未來的客戶也會願意.

--

--

CJ Wang
CJ Wang

Written by CJ Wang

待過11年的奧美,現為SoWork行銷顧問創辦人,主要為客戶進行手把手顧問諮詢、數據洞察服務還有長期的行銷技能培訓課程,近期內容為WebSummit中,內容行銷趨勢與方程式的分享,邀約、商務洽談,請聯繫cjwang@sowork.tw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