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通才,才更有才

CJ Wang
Nov 26, 2021

記得我曾在Instagram上面,寫一篇文章,點評老闆們,說老闆們不能為了接生意,逼自己當成整合行銷公司,期待同事們什麼都要會,公司必須在特定專長上,養成公司特有的核心能力,才能讓同事磨練其核心技能.

那篇文章的效果出奇的好,有近千個按讚數,許多拿薪階級也跟我說,他實在覺得我說得太好了,不禁要給我點讚.當時的我,有點享受這個過程,也不疑有他.

Instagram的原文

經過這段時間,我體悟到,該文章的論述,似乎也誤導了某些朋友的觀念,有些朋友過於極端地認為,當他應徵的是平面設計公司時,他就不應該碰到社群媒體的東西,當他應徵的是公關公司的工作時,他就不應該碰拍影片的事情.這,非我原意.我反而認為,每個人都要把握學習多個技能的機會,靠著老闆給你的荒謬任務,努力突破自己的舒適圈.

以下,我舉幾個例子,跟各位分享,為何要努力讓自己變成通才.

1. 創意總監生存之道:從最難的下手

這次去上海時,找了兩個前同事聊天,一位在很有名的數位行銷公司當創意總監,一位則在很有名的顧問公司任職.我想先來說說這位創意總監的故事.

初來乍到,決定挑戰最難

走在上海街頭,我跟他問,當初來上海的同期戰友很多,怎麼現在有一半都回去了?他跟我提到,當初他到大陸的時候,也是很害怕,覺得這邊用語和客戶都很不一樣,不確定自己提的創意是否能過關.但他認為,只要能突破最難的那一關,他就能存活下來了.

於是,來沒多久後,他就決定要勇於迎接公司最難安撫的大客戶(我真的不能透露名字),在提案初期,客戶要求創意要多想策略、多思考執行面也要想到最後的生意成效.他起初不習慣,但勇於任事,決定要認真的去請教不同的同事,甚至在某些專案上,也自己肩負起業務的角色,走到第一線跟客戶溝通,釐清客戶需求,精準命中客戶痛點.

一提就中,卻被認為只是討喜

經過這一兩年的努力,他的確成為客戶愛不釋手的創意總監,有時業務或策略都不用出馬,只要他出馬就好了.江湖傳言,只要他出馬,就能搞定客戶.但江湖傳言沒有說到,當初為了搞定這個客戶,他是做了多少功課,挑戰多少非創意人員被界定的工作任務,才有辦法到這個階段.有些人甚至會說,他就是討喜,客戶特別喜歡男生.

只做份內工的,最後都離開

而若對比其他不適應而離開崗位的創意人員來說,有些人剛到一個新環境,就想先確認我的工作範圍是什麼.只要超過工作範圍的,就是工作不合理.創意人員應該只要去提案就好,其他都不用管,客戶要求要改,一定都是客戶沒Sense,不懂創意邏輯.創意人員就算沒事做,也不應該去做業務的工作,更不用去思考生意成效.創意要做的,就是把設計、腳本和平面稿用好.其他都是多的.

後來沒多久,某些同事就陷入自己的負面循環中,工作只想挑簡單的做,遇到難題就找藉口,故事的結局就是離開.

2.豪華待遇的代價:天天都解難題

另外有個朋友,是在頂級的諮詢顧問公司上班,雖然在公司的級別尚不算很高,但待遇的確好很多.在這待遇的背後,則是各種難題和不間斷的考驗.

好生活是靠解難題來的

作為諮詢顧問公司,就是要幫客戶解決客戶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,而這個難題越重要時,客戶就會願意花更多錢,聘請專家來解答.面對這樣的挑戰,你是沒有空間可以說自己不會的.

今天客戶想解決的,可能是供應鏈的整合,明天客戶想解決的,是數位轉型的突破點,若你是一位只堅守本分的人,你肯定要跟客戶說,這個我不會,不在我的工作範圍,再請你再找別人幫忙.

但他們不行,他們這群人,收著高昂的顧問費,讓員工可以過著比同儕好的生活,就是要這群員工幫忙解決客戶不會的問題.身為基層員工,你踏進這個公司,只是過了面試的第一關,接下來的生涯中,會迎接數不盡的面試.

時時面試迫使你進步

因為在該體系中,每個專案小組並沒有一定的團隊成員,接到一個新專案的時候,專案發起者會在公司內部發起一個專案需求,進行內部招募人才,基層員工可以透過內部管道爭取參加的機會,當有人選上你之後,你才會有工作可做,沒人選上你,你就閒置,一年下來,若你閒置時間很多,就會被公司評為表現不佳,下一步就是走人.

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,為了享受好的待遇,你必須時時展現自己的價值,若你只堅守本分,超出你專長的工作一律不幹,那只會增加你的閒置時間,最終離開這夢寐以求的好公司.

解題比其他技能重要

在時代變化時,該公司聘用的是能解題的人,而不是只會做份內工作的人,面試和平常的工作,也一直在考驗你面對模糊問題時的思路,看看你怎麼找活路.

3.一個服務無限擴張的成長總監

身為一個行銷顧問公司,我本來也都只看重行銷這個領域,而新產品開發和組織設計只是我的興趣和本科.

當問題超越行銷,我們也要能解

這次去杭州服務客戶時,突然發現客戶待解的議題,不光是行銷層面的議題,有更多是組織設計、產品開發和技術文件累積的事情.

為什麼我會知道呢?因為我大學唸生物、研究所念管理、平常愛看很多書、在奧美時又被迫兩次內部創業,做過網拍、領隊、導遊、貿易、司機、立委助理等工作,累積許多看事情的方法.

平時累積知識,為客戶解題

所以當跟客戶聊過後,我才有機會發現客戶更深層的問題,並且能跟客戶提到解決的方法.若我自詡為行銷公司,而且只做行銷公司的事情時,我會把自己侷限在某些服務範圍中,只要無法透過行銷解決的問題,我就會請客戶另謀高就.

還好,我的確學過不少東西,當初奧美的兩次內部創業,有賴於老闆的不明確引導,我才會練就看財務、建組織以及發展產品的經驗.由於這些通才的經驗,我也才能在發現客戶問題時,提供非行銷相關的思考邏輯,爭取到更多的服務經驗.不然,傳統的行銷公司,肯定早就打回票了

解越多題,越有總價值

也因此,最後我們協助做的項目,早已操作行銷的範疇,做的內容包括品牌共識營、品牌故事撰寫、組織設計、考核建議、產品線梳理和新產品開發流程.這麼豐富的服務內容,也讓我覺得隔離14天,能為我帶來一定的收入,那也是值得了.反過來,若我還是困在行銷公司的思維當中,或許一聽到他們的紛亂產品結構後,就想回台灣了,這時候的隔離,真的就很不算了.

我最終也簽下還不錯的合同,在杭州的近一個月中,也感受到客戶綁定的深度,起因於我們不侷限自己成為一家行銷公司,因此才能跟客戶有更深厚的關係.

若是回到該Instagram該文的原意,我的原意是要提醒經營事業的人,要記得確認自己的核心能力,並投注一定的資源磨亮這把寶劍,你才能與其他的整合行銷公司有所區隔.就算當個整合行銷公司,你都必須要是間有特色的整合行銷公司.

事實上,培養區隔性專業的目的,是培養自己獨特解題的能力,而不是侷限自己能解的題目類型.從以上三個例子可知道,要能在專業領域中存活得好,必須要勇於面對困難的挑戰,逼自己能快速學習,變成一個通才,可以協助老闆或客戶解決各種疑難雜症,如此一來,一來可把生意做小了,二來也才能凸顯自己價值.

最後請你記得,遠離那些只會抱怨的人,特別是只會用藉口厭世自己能力不夠的人,請找一群積極願意跳開舒適圈學習的人,好好跟他們相處,把自己的賀爾蒙,調整為熱情的學習者,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通才.

Instagram原文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HEvSNFn0zL/

--

--

CJ Wang

待過11年的奧美,現為SoWork行銷顧問創辦人,主要為客戶進行手把手顧問諮詢、數據洞察服務還有長期的行銷技能培訓課程,近期內容為WebSummit中,內容行銷趨勢與方程式的分享,邀約、商務洽談,請聯繫cjwang@sowork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