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以前在大公司上班時,被老闆派任成某一小組的成員時,總覺得自己被納入決策組織,非常地開心.漸漸地發現,原來,很多時候是因老闆無法當下做決定,或老闆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,才會成立小組,假借小組的名,用大家時間無主題式的研究,最後,再看老闆何時心情好,才決定.
老闆所做的決定ˋ,還不一定跟小組的建議有關係.小組成員只要是老闆自己喜歡或信任的人,老闆就可以根據小組看似不合理的建議,快速的決定(不一定具體);如果小組的人跟他不對盤,那…..就算該成員用盡一輩子時間和熱情研究,也做不到老闆想要的決定,老闆還是能很快地推翻該小組的建議. 這就是所謂的辦公室政治啊.
事實上,這也無法怪老闆,畢竟老闆也是人,也是有自己的愛恨情仇,也是有自己的七情六慾,也有自己知識的極限.當團隊的討論超乎自己的駕馭的範疇時,直覺反應很容易是找幾個看來熱情或專業的人,趕緊組成一個任務小組,用一個看來特別的封號,讓組織感覺有動起來,也讓現場的紛爭可以平息一下.
老闆這時就可以說這句話:『關於這個議題,我們今天已經找出幾個很專業的同事,之後就讓他們好好的討論,再給我們大家一些專業的建議,到時候我們再來好好討論.接下來討論下一個議題』
很傻的人,就會去試圖影響小組的討論,希望小組能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,或是自己覺得對的方向進行討論.比較聰明的人,就會是趁下次會議前,趕緊找老闆討論,去影響老闆的決策.因為我過去的經驗中,小組再怎麼建議,抵不上老闆的一個想法.
小組的討論是虛的,老闆的不懂是真的.小組的決策是虛的,老闆的意志是真的.小組的研究是虛的,老闆腦袋認知到的才是真的.
真的好奇怪,為何老闆要浪費自己團隊的青春呢?為何要搞一個虛的小組?為何要讓小組成員有個期待又落空?
我觀察到的答案也很簡單,也就是以拖待變,老闆還不確定其他主管的想法,擔心立馬做決定會沒顧好其他主管的關係,也擔心太匆促的決定會沒有被大力地支持,於是,就要先有虛招.
被指派擔任虛招的小組成員也就看清楚一點吧!別傻傻地花太多時間,這就跟提案一下,如果你知道創意是什麼,再去兜前面的提案,就會簡單很多.你先知道老闆想要什麼,再去做前期的研究,也就會簡單很多.